夢想,就是最好的預防照顧
弘道自2007年起開始推動不老夢想,舉辦過不老騎士、不老水手、不老日本夢等各式圓夢方案,從完成夢想的長輩身上,看見自信與年輕感,長輩對生活也更有目標。2016年展開「夢想背包客」計畫,以主動出擊形式,將不老夢想活動精神及意義傳遞到資源較缺乏的鄉鎮,並了解長輩的夢想及圓夢遇到的困難與瓶頸,同時藉此計畫幫助更多長輩完成夢想。
讓夢想傳下去,陪伴更無距
2017年持續招募全台各地社區及背包客,以社區為橋梁,結合有志一同夥伴們服務長輩,為長輩完成夢想。主動出擊,深入社區,讓年輕志工與社區單位共同學習與長輩的溝通辦法,並且有計畫性的完成長輩的夢想。過程不單影響到被服務的長輩,社區夥伴能了解與長輩對談的更多技巧,背包客在服務過程中能了解不同的長輩樣貌,進而學習更多溝通方式了解自家長輩,影響更多人。
服務對象及影響層面
社區工作者從執行活動時觀察長輩在圓夢前中後的改變,進而捲動該社區能量,讓社區工作者除了原有服務外,更能延伸關注每一位被服務的長輩心理層面,讓更多在地長輩的生命故事、遺憾或是夢想有被關注、實現的可能。
也期待讓參與的熱血志工們開始了解自身親人夢想,讓「夢想就是最好的預防照顧」由家庭展開,讓志工們開始反思自身與長輩們的關係,創造更多世代深度對談的空間與互動,讓更多長輩能被理解,世代更沒有距離!
2021年
原計畫將攜手14位背包客,前往四個社區(苗栗頭屋、苗栗公館、高雄永安、台東美山文健站)執行兩次訪視、一次長者圓夢行動;然而活動期間遇上Covid-19疫情,活動辦理得考量背包客和長者的健康風險,加上當時社會氛圍不安,遂決定停止活動辦理,待未來疫情穩定再重啟活動。產學合作方面,成功媒合東海大學USR《世代X高齡大解密》課程,帶領47位學生認識不老夢想精神及影響力。
2020年
- 「讓夢想傳下去,陪伴更無距」弘道帶領17位背包客至桃園市、新竹市、雲林縣兩鄉鎮、台東市等五社區服務21位長輩。
- 3月至4月招募社區及背包客夥伴;5月進行巡迴培訓及第一次訪視,促進社區及背包客夥伴交流、提升背包客訪視知能,讓背包客第一次訪視長輩得以順暢;6到7月進行第二次訪視,挖掘長輩的生命故事,並製作故事卡呈現、贈與長輩;8月陸續替12位長輩進行圓夢;9月進行背包客小聚,邀請背包客及社區彼此交流、分享服務故事,讓服務精神傳遞。
- 「主動出擊,深入社區」,帶領21位夢想背包客志工,深入雲林、台東、宜蘭、高雄等縣市5社區,訪談共22位長輩。
- 自3月展開背包客、合作社區的招募;4月巡迴北中南東部社區辦理四場「交流培訓」,促進背包客與合作社區的交流、教與長輩對談的方式;5月夢想背包客小組進行「第一次下鄉」,與長輩初步關係建立;6月進入兩天一夜的「第二次下鄉」的深入了解並建立長輩目標;7月長輩夢想陸續完成;最後促成近7位長輩圓夢。
- 以傳遞「不老夢想」精神為主軸,將志工服務結合旅行,帶領80位夢想背包客志工,走訪全台18個縣市20個社區,訪談共100位長輩,透過多次下鄉與長輩建立關係,了解其人生故事,從中找尋夢想,並協助圓夢。
- 活動自2017年2月展開背包客、合作社區的招募期;4月巡迴北中南東部辦理四場「夢想推手交流培訓」,促進背包客與合作社區對計畫的認識期;5月起夢想背包客小組展開「第一次下鄉」,進入與長輩關係建立期;6月起進入兩天一夜的「第二次下鄉」的夢想挖掘期;10月起長輩夢想陸續成形來到「圓夢期」,最終促成近39組個人式及團體式的圓夢。
- 夢想背包客,除了為長輩圓夢外,也促使許多志工與長輩建立跨世代的新友誼。
-
弘道從2007開始推動不老夢想,發展各式圓夢方案,發現因為城鄉資訊差異、城鄉服務差異,圓夢長輩多集中在都會型區域。2016年展開「夢想背包客」計畫,希望以主動出擊形式,將不老夢想活動精神及意義傳遞到資源較缺乏的鄉鎮,並了解長輩的夢想及圓夢遇到的困難與瓶頸,同時藉此計畫幫助更多長輩完成夢想。
-
因此前往全台20個日間托老點,訪談329位長輩,蒐集圓夢需求及遇到的困境。
-
調查結果發現長輩關注的除了健康身體、與家人關係外,想外出活動也排在夢想第四名,但身體的阻礙也成為圓夢的最大阻力,因此這次調查也成為未來在規畫圓夢活動上的克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