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
|
2019/05/30
2019年孝順觀念調查報告
隨著醫療進步、社會與家庭結構改變,老年人口飛速增加,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家庭卻漸漸減少,傳統的24孝故事早已不符合現代社會,那現代的孝順觀與孝順行動是什麼呢?長輩與年輕人想的會是一樣嗎?
2019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瓦城泰統慈善基金會攜手進行「孝順觀念調查」,弘道以「馬斯洛理論」為基礎設計問卷,共計蒐集812份有效問卷,包含253位65歲以上長輩、559位18至64歲的青壯年,解密現代孝順觀念與行動,提供現代盡孝的「心」解方。
發現一:孝順行為,長輩和晚輩想的是一樣
發現二:65歲以上長輩,年齡不同心中想的也不一樣
發現三:晚輩,40歲前後的孝順方式大不同
2019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瓦城泰統慈善基金會攜手進行「孝順觀念調查」,弘道以「馬斯洛理論」為基礎設計問卷,共計蒐集812份有效問卷,包含253位65歲以上長輩、559位18至64歲的青壯年,解密現代孝順觀念與行動,提供現代盡孝的「心」解方。
發現一:孝順行為,長輩和晚輩想的是一樣
調查發現,長輩和青壯年普遍認為:尊敬我、同理我想法的「尊重」最為重要,其次是支持長輩「自我實現」,再其次為關心陪伴的「社會社交」(即愛與歸屬感需求),顯示世代間的孝順觀念相近。
發現二:65歲以上長輩,年齡不同心中想的也不一樣
1.長輩年齡漸增,更希望子女在身邊照顧:
一定要同住才是孝順嗎?調查發現65歲以上長輩對於「和我一起住」的重視度不高,反而重視「經常和我聯繫,例如電話、Line、親自探望」,也多用「多回來看我、陪我」來描述對子女的期待,可見隨著家庭結構轉變,長輩不再要求與子女同住,轉為希望透過密切聯繫,與子女保持互動。
一定要同住才是孝順嗎?調查發現65歲以上長輩對於「和我一起住」的重視度不高,反而重視「經常和我聯繫,例如電話、Line、親自探望」,也多用「多回來看我、陪我」來描述對子女的期待,可見隨著家庭結構轉變,長輩不再要求與子女同住,轉為希望透過密切聯繫,與子女保持互動。
但也發現隨著長輩年紀增長,對同住的重視度會逐漸增加。「關心我的健康,提醒我運動、量血壓、用藥或就醫」以及「幫我分擔家務,如協助打掃、備餐」這兩項選項的重視度隨年齡增加,推測因為長輩身體功能退化,對子女在身邊照顧的期待與需求相對上升。
2.輕熟齡長輩尊重子女個人生活,但仍希望參與討論:
65歲到70歲的長輩不要求子女同住,但對於「重大的事情要問過我的意見,例如結婚、買車、換工作」的重視度高,表達他們尊重子女個人生活,但仍關心子女人生重要決定、希望能參與討論的態度。但隨著長輩及其子女的年齡增長,70歲後長輩對這個項目的重視度逐漸降低。
發現三:晚輩,40歲前後的孝順方式大不同
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上的青壯年為長輩「連結其他照顧資源,例如社區據點、居服員、養老院」的比例(32.6%)高於40歲以下的族群(14.6%)。推測40歲過後的子女,可能已自組家庭、雙親也更為年邁,因此連結資源照顧父母的比例增加。
另外,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傾向以「帶著長輩完成想做的事」來孝順父母,例如出國旅行、享受美食、聽演唱會等等,傾向主動帶長輩出門參與活動。40歲以後的壯年族群,則希望長輩培養自己的興趣、學習新事物,持續豐富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