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服務處
|
2018-12-16
長照不一定是悲歌!弘道AIO照顧服務 助失能臥床三年的「沙發客」自行走出家門
媒體露出
生活自理功能喪失、三年來吃喝拉撒睡全在一張沙發上的劉秀玉阿姨,經過一年多的長照復能訓練,居然可以從自家三樓舊公寓,自己走下樓和鄰居打招呼,這樣的熱血照顧故事到底怎麼發生的?!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服務處連續兩年進行的「居家生活自立支援」計畫,協助13位長照使用者接受復能訓練成為「選手」,從床上端坐、下床、站立,到練習洗澡、走路、上廁所,逐步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讓看似消極的長照,竟有積極性的照顧型態,掀起照顧意識新革命!12月16日在三重金陵女中舉辦的《2018居家生活自立同鞋會》,邀請了4位自立支援「選手」以及服務他們的弘道照顧團隊、治療師上台熱血分享,其中領有重度身障手冊的選手李志宏,更是睽違2年,再次由家人陪伴出門,感動地說:「終於呼吸到新鮮空氣。」
弘道AIO照顧服務+專業醫事人員 打造選手堅強後盾
為使長輩在住家能得到專業服務,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幫助家人減輕照顧壓力,弘道新北服務處「All In one照顧服務」團隊從2017年起推動「居家生活自立支援」計畫,邀請弘道服務區域內,有恢復潛力、心態積極、且家人參與意願高的長照使用者加入,雖然去年只有5位選手,但成效斐然,讓團隊士氣大增,今年不僅原來的選手持續留下奮戰,新成員也陸續加入。
雖然選手人數翻倍,但服務不打折,弘道AIO落實跨專業照顧理念,視需求連結醫事人員專業,讓本計畫橫跨老人醫學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語言治療師、健康促進人員,居家服務督導員、照顧秘書等多職種專業人員,共同以「選手」為中心,視選手目標和身體狀況各自發揮專業,從肢體力量、營養用餐、醫療管路、居家環境、輔具復健等多面向評估,訂定階段性照顧計畫,讓選手逐步獲得生理層面的進步,如行走坐臥等;甚至有選手還走出家門,走進社區與他人互動,享受有尊嚴的生活自立。
照顧秘書和居服督導 選手和家屬的兩大靠山!
復能過程中,又以「照顧秘書」和「居家服務督導員」的角色最為關鍵。弘道照顧秘書是第一線的長照服務提供者,也是與選手互動最密集的人,除了協助備餐、洗澡、家務整理等服務外,也會根據團隊擬定的照顧計畫,在營養、用藥、運動等訓練項目中,幫助選手和家屬留意、落實;復健老師教導選手運動時,照顧秘書也在一旁學習技巧,陪同選手「課後」時間持續練習;甚至選手遭遇挫折、身體不適時,照顧秘書更幫忙加油打氣,或設計道具或小遊戲,讓選手們可以再接再厲。
簡稱「居服督導」的弘道居家服務督導員,則是整個計畫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弘道居服督導吳玳榕是本計畫參與者,她表示:「居服督導除了要與團隊一同規劃復能『菜單』外,有時還要協調當中發生的大小狀況,比方說,復健老師規劃的運動,家屬和選手不能明白用意、或期待落差時,如果老師又用了太多專業術語,難以釐清,雙方就會對復能計畫產生疑惑,導致效果不彰。此時,居服督導便會確認雙方的意見,並轉換成彼此都能理解的語言,讓大家目標一致繼續前進。」玳榕也表示,如果時間允許,復健老師第一次與家屬、選手做目標說明時,她都會在現場一起聽,適時確認老師的用意,也確保家屬、選手都能理解;如果當天照顧秘書無法到場,她也會幫忙交接老師的教學,好讓照顧秘書日後可以陪選手一起練習。
一場跌倒意外 一千多個臥床的日子
64歲的劉秀玉阿姨是去年就加入自立支援的「選手」,4年前她因跌倒臥床,久而久之雙腳攣縮,生活起居都要仰賴子女,也因為害怕再跌倒不敢嘗試站立行走,只好連續1000多個日子,屈著身體「吃、喝、拉、撒、睡、盥洗」在一張沙發上度過。後來弘道AIO展開復能照顧,知道阿姨的心願是「自己去浴室洗澡」,便以此為目標鼓勵阿姨成為復能選手,找來了治療師、醫師壯大團隊陣容,從基礎的站立動作、排泄、飲食、血糖控制、用藥情形,為阿姨量身打造了訓練與服務菜單;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阿姨和團隊繳出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單:重新學會坐、下床、站立、上廁所,更重要的是,阿姨達成心願,回到浴室洗香香。去年弘道辦理的分享會上,阿姨還和眾人宣告:「明年我一定要再來與大家分享我的進步!」
再跌倒也不退縮 睽違四年終於親自走下樓!
好不容易生活有了改變,阿姨卻因為頭暈再次跌倒臥床!但阿姨這次不再害怕退縮,短暫休養後,團隊重新幫阿姨擬定計畫,從床上肢體運動慢慢到站立、使用助行器,才總算回復到跌倒前的狀態,並進階第二個目標:「出家門去」。可是出門沒這麼簡單,因為阿姨住在沒有電梯的三樓公寓,需要加強腳力,練習上下樓梯。一開始,復健老師要阿姨先重複上下「2階梯」,但對臥床4年的阿姨來說真是「舉步維艱」,有時免不了耍脾氣不想走,但貼心的照顧秘書金鳳不斷鼓勵阿姨,耐心說:「很多人都在幫妳,物理治療師、護理師、個管、居督、妳的家人,還有我,大家希望妳的身體可以好起來,不要辜負大家的用心,現在能幫妳的就是妳自己。」
金鳳的真誠與協助,讓她們有了革命情感,雖然訓練過程很辛苦,雖然每次都滿身大汗,但彼此加油打氣,阿姨從2階、8階到一層樓來回48階持續咬牙努力。一個月後,阿姨下樓了,舞動著手、雀躍地向左右鄰居打招呼,這是她4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16日的「同鞋會」上阿姨信守承諾,上台和大家分享她的進步,感謝團隊的用心,也希望鼓勵更多長照使用者和家屬,重視復能照顧,把握黃金康復期,長照臥床人生逆轉勝!
「復能」:長照2.0熱門照顧型態 鼓勵民眾認識了解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AIO照顧服務呈現長照另一種型態:「復能照顧」。所謂「復能」,意思是促進失能者做「能做的事」、參與執行「對自己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他們在過程中是「主動」的角色,因為目標是由他們來訂定的,就像劉阿姨最想要「自己洗澡」,在訓練的過程中就有了動機,加上團隊的照顧菜單上,都能和阿姨說明這些運動設計是為了「去洗澡」,阿姨就不會對重複的練習感到無趣、無意義。目前長照2.0也正積極推展這樣的照顧型態,可惜民眾對此認識不深,使用率並不高,希望能透過這次分享會向社會大眾做介紹,也鼓勵正在復能路上的夥伴們。
此外,弘道AIO照顧服務不侷限在「居家照顧」,除了結合跨專業,連結被照顧者所需要的資源,也從生理、心理到社會參與層面,去設想他們所需要。就像今日分享會中,有一位阿公原先只接受居家服務,但評估後,我們覺得很適合與人群互動、增加刺激,便邀請他和太太一起到我們新莊的「老厝邊學堂」活動,不僅有團體課程可以參與,連太太都可以得到喘息,甚至交到新朋友,一舉數得,從「一個人」照顧到「全家人」。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新北服務處連續兩年進行的「居家生活自立支援」計畫,協助13位長照使用者接受復能訓練成為「選手」,從床上端坐、下床、站立,到練習洗澡、走路、上廁所,逐步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讓看似消極的長照,竟有積極性的照顧型態,掀起照顧意識新革命!12月16日在三重金陵女中舉辦的《2018居家生活自立同鞋會》,邀請了4位自立支援「選手」以及服務他們的弘道照顧團隊、治療師上台熱血分享,其中領有重度身障手冊的選手李志宏,更是睽違2年,再次由家人陪伴出門,感動地說:「終於呼吸到新鮮空氣。」
弘道AIO照顧服務+專業醫事人員 打造選手堅強後盾
為使長輩在住家能得到專業服務,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幫助家人減輕照顧壓力,弘道新北服務處「All In one照顧服務」團隊從2017年起推動「居家生活自立支援」計畫,邀請弘道服務區域內,有恢復潛力、心態積極、且家人參與意願高的長照使用者加入,雖然去年只有5位選手,但成效斐然,讓團隊士氣大增,今年不僅原來的選手持續留下奮戰,新成員也陸續加入。
雖然選手人數翻倍,但服務不打折,弘道AIO落實跨專業照顧理念,視需求連結醫事人員專業,讓本計畫橫跨老人醫學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語言治療師、健康促進人員,居家服務督導員、照顧秘書等多職種專業人員,共同以「選手」為中心,視選手目標和身體狀況各自發揮專業,從肢體力量、營養用餐、醫療管路、居家環境、輔具復健等多面向評估,訂定階段性照顧計畫,讓選手逐步獲得生理層面的進步,如行走坐臥等;甚至有選手還走出家門,走進社區與他人互動,享受有尊嚴的生活自立。
照顧秘書和居服督導 選手和家屬的兩大靠山!
復能過程中,又以「照顧秘書」和「居家服務督導員」的角色最為關鍵。弘道照顧秘書是第一線的長照服務提供者,也是與選手互動最密集的人,除了協助備餐、洗澡、家務整理等服務外,也會根據團隊擬定的照顧計畫,在營養、用藥、運動等訓練項目中,幫助選手和家屬留意、落實;復健老師教導選手運動時,照顧秘書也在一旁學習技巧,陪同選手「課後」時間持續練習;甚至選手遭遇挫折、身體不適時,照顧秘書更幫忙加油打氣,或設計道具或小遊戲,讓選手們可以再接再厲。
簡稱「居服督導」的弘道居家服務督導員,則是整個計畫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弘道居服督導吳玳榕是本計畫參與者,她表示:「居服督導除了要與團隊一同規劃復能『菜單』外,有時還要協調當中發生的大小狀況,比方說,復健老師規劃的運動,家屬和選手不能明白用意、或期待落差時,如果老師又用了太多專業術語,難以釐清,雙方就會對復能計畫產生疑惑,導致效果不彰。此時,居服督導便會確認雙方的意見,並轉換成彼此都能理解的語言,讓大家目標一致繼續前進。」玳榕也表示,如果時間允許,復健老師第一次與家屬、選手做目標說明時,她都會在現場一起聽,適時確認老師的用意,也確保家屬、選手都能理解;如果當天照顧秘書無法到場,她也會幫忙交接老師的教學,好讓照顧秘書日後可以陪選手一起練習。
一場跌倒意外 一千多個臥床的日子
64歲的劉秀玉阿姨是去年就加入自立支援的「選手」,4年前她因跌倒臥床,久而久之雙腳攣縮,生活起居都要仰賴子女,也因為害怕再跌倒不敢嘗試站立行走,只好連續1000多個日子,屈著身體「吃、喝、拉、撒、睡、盥洗」在一張沙發上度過。後來弘道AIO展開復能照顧,知道阿姨的心願是「自己去浴室洗澡」,便以此為目標鼓勵阿姨成為復能選手,找來了治療師、醫師壯大團隊陣容,從基礎的站立動作、排泄、飲食、血糖控制、用藥情形,為阿姨量身打造了訓練與服務菜單;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阿姨和團隊繳出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單:重新學會坐、下床、站立、上廁所,更重要的是,阿姨達成心願,回到浴室洗香香。去年弘道辦理的分享會上,阿姨還和眾人宣告:「明年我一定要再來與大家分享我的進步!」
再跌倒也不退縮 睽違四年終於親自走下樓!
好不容易生活有了改變,阿姨卻因為頭暈再次跌倒臥床!但阿姨這次不再害怕退縮,短暫休養後,團隊重新幫阿姨擬定計畫,從床上肢體運動慢慢到站立、使用助行器,才總算回復到跌倒前的狀態,並進階第二個目標:「出家門去」。可是出門沒這麼簡單,因為阿姨住在沒有電梯的三樓公寓,需要加強腳力,練習上下樓梯。一開始,復健老師要阿姨先重複上下「2階梯」,但對臥床4年的阿姨來說真是「舉步維艱」,有時免不了耍脾氣不想走,但貼心的照顧秘書金鳳不斷鼓勵阿姨,耐心說:「很多人都在幫妳,物理治療師、護理師、個管、居督、妳的家人,還有我,大家希望妳的身體可以好起來,不要辜負大家的用心,現在能幫妳的就是妳自己。」
金鳳的真誠與協助,讓她們有了革命情感,雖然訓練過程很辛苦,雖然每次都滿身大汗,但彼此加油打氣,阿姨從2階、8階到一層樓來回48階持續咬牙努力。一個月後,阿姨下樓了,舞動著手、雀躍地向左右鄰居打招呼,這是她4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16日的「同鞋會」上阿姨信守承諾,上台和大家分享她的進步,感謝團隊的用心,也希望鼓勵更多長照使用者和家屬,重視復能照顧,把握黃金康復期,長照臥床人生逆轉勝!
「復能」:長照2.0熱門照顧型態 鼓勵民眾認識了解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AIO照顧服務呈現長照另一種型態:「復能照顧」。所謂「復能」,意思是促進失能者做「能做的事」、參與執行「對自己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他們在過程中是「主動」的角色,因為目標是由他們來訂定的,就像劉阿姨最想要「自己洗澡」,在訓練的過程中就有了動機,加上團隊的照顧菜單上,都能和阿姨說明這些運動設計是為了「去洗澡」,阿姨就不會對重複的練習感到無趣、無意義。目前長照2.0也正積極推展這樣的照顧型態,可惜民眾對此認識不深,使用率並不高,希望能透過這次分享會向社會大眾做介紹,也鼓勵正在復能路上的夥伴們。
此外,弘道AIO照顧服務不侷限在「居家照顧」,除了結合跨專業,連結被照顧者所需要的資源,也從生理、心理到社會參與層面,去設想他們所需要。就像今日分享會中,有一位阿公原先只接受居家服務,但評估後,我們覺得很適合與人群互動、增加刺激,便邀請他和太太一起到我們新莊的「老厝邊學堂」活動,不僅有團體課程可以參與,連太太都可以得到喘息,甚至交到新朋友,一舉數得,從「一個人」照顧到「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