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彰化服務處
|
2022-02-22
82歲奶奶至弘道員林好客廳以點心會友 創造老後充實趣味
媒體露出
    台灣在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結構與環境變遷,長照使用需求者日增,為了照顧家庭年邁或失能的家人,照顧者常會因工作無法彈性調整,或是因需照顧的時數較長,只好選擇辭職自己照顧,但時間一旦拉長,後續因缺少收入而造成的經濟壓力,或是因全天候照護的身心壓力也會接踵而來,根據衛生福利部「老人之主要家庭照顧者調查」發現,家庭主要照顧者未就職的比例為68%,其中因照顧而辭職者就佔了35%,可見照顧者在面臨工作與照顧責任的選擇時大多難以取得平衡,而主要家庭照顧者的身心負荷,也是更常遭人忽略的課題。

【中高齡重返職場 】

 今年63歲的阿快姊,6年前88歲的媽媽因跌倒骨折,也因骨質疏鬆嚴重,恢復狀況已經不如預期,便開始臥床至今,雖然當時有申請長照的資源,但為了回到彰化密切的照顧母親,阿快姊也在同年離開職場,後續用自己的積蓄支撐了一年多的開銷。
 阿快姊說,後來考量到媽媽除了臥床之外,身體狀況都還算穩定,一直這樣用儲蓄老本也不是長久之計,評估後希望可以重回職場,但當時年紀也已經快60歲,很擔心不知道能做什麼工作,不年輕了,粗重的也做不了。而在弘道來服務媽媽的過程中,看到這樣的居家服務,可以為照顧者帶來喘息,也能為被照顧者帶來陪伴跟關懷,讓他感受到居家服務,是一件對的事情。
 於是,阿快姊在107年加入弘道,成為弘道福興社服中心的照顧秘書,早上她幫母親照料好,確認安全後,便出門照顧其他失能的個案,不久後便有其他弘道的同事來幫忙照顧阿快姊的母親,協助沐浴、家務、陪伴,並協助加熱餐食並放涼,阿快姊在中午返家時也能直接協助母親用餐;阿快姊也會利用中午母親睡午覺的時間外出服務,傍晚再返家張羅母親的生活起居。
 除此之外,阿快姊還提到,其實早在11年前就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在治療以及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後,病況都還算平穩,但在全責照顧媽媽的那段時間,忽略了照顧自己的身體,回診發現癌症有轉移,現在也都需要定期到醫院回診檢查身體狀況,很謝謝有弘道組長協助調整班表,讓他不用擔心請假問題,可以放心回診,工作量也不會超過身體負荷,有更多體力來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才能照顧媽媽。

【特殊早療教育】
 任職於福興社服中心的照顧秘書凱莉,9年前由於女兒出生有先天基因異常的緣故,需要頻繁的跑醫院,凱莉便辭職在家全責照顧,經濟壓力全落在了先生身上,而家中的大小事則由凱莉一肩扛起,蠟燭多頭燒的狀況,在凱莉的身上也反應出全天候家庭照顧者的身心負荷,十分的龐大。
 在108年因為想在能力範圍內幫忙分擔家裡經濟狀況,便加入弘道成為時薪的照顧秘書,雖然當時的工作時數不多,但重新工作,讓凱莉在照顧家人中獲得一些喘息的空間,後續也在組長的鼓勵下,轉做可以彈性調整班表的月薪制照顧秘書,讓凱莉在照顧家人與工作的時間上可以自己安排,還多了一份穩定收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凱莉說,去年公公生病,需要密切的照顧,考慮到上班時女兒跟公公沒人照顧怎麼辦,曾想過是否應該停職在家裡全責照顧,在與組長討論之後,擔心自己一整天在家照顧家人,沒有喘息時間,也沒有收入來源,所以組長便協助將工作模式調整為半天,這樣一來,收入不會完全中斷,也協助申請長照資源,讓我可以在保有工作的狀況下,先度過家中的難關。
 現在凱莉早上將孩子送到學校後,便開始服務失能長輩,直到中午再到學校接小孩回家,下午由弘道的同事接手照顧後,她便出門服務下午的居服個案,直到傍晚返家再與同事換手,凱莉每天都像顆陀螺般轉來轉去,但幸好有長照資源與弘道同事的幫忙,讓她在工作與家庭之間能取得平衡,並有穩定的收入與福利得以支持家庭。

【被忽略的家庭照顧者】
 弘道基金會福興社服中心許雅綸組長指出,從事弘道照顧秘書的工作,可以讓這些有照顧需求,又有經濟壓力的夥伴發揮專業照顧能力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弘道透過協助安排彈性工作與團隊支援,讓夥伴家中的失能者可以獲得安全合宜的照顧,也不會讓夥伴職涯中斷,不僅可以賺取生活所需的收入,也能緩解全天候照顧家人的壓力,讓家庭照顧者之路能夠走得更久、更遠。
 此外,夥伴也更隨時能與弘道團隊討論家人的照顧計畫,導入適合的資源連結,營造一個安心、友善、互助的職場環境,讓員工放心工作,同時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感,重新掌握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