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彰化服務處
|
2022-09-15
「花心樂活,憶耆𨑨迌—長輩作品聯合展覽」 79歲失智嬤重拾生活熱情,化身展覽DIY小老師
媒體露出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失智人口逐年增加,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將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之多,且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彰化服務處,長年關注失智長者服務議題,今年響應2022國際失智月「築起夢想」(building of hope)主題,於溪湖超過80年歷史的紅磚老屋-滴答咖啡舉辦「花心樂活,憶耆𨑨迌—據點作品聯合展覽」,邀請大家於9月1日至9月30日蒞臨老屋,伴隨咖啡香,放慢步調一同欣賞憶耆道老服務據點與憶智樂活之家31位長輩的作品。

重拾對生活的熱情找到新的生活重心,長輩好開心,家屬也安心
    今年79歲的楊幸阿嬤,年輕時跟著丈夫務農種葡萄,辛苦了大半輩子,原以為退休後可以好好休息頤養天年,沒想到卻在兩年前出現記憶力變差,偶爾叫錯名字的情況,家人們本以為只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但後來阿嬤因為身體不舒服就醫後才經醫生確診為失智症。確診失智症後除了定期回診外,家人們也擔心阿嬤雙腳無力會容易跌倒,請阿嬤好好休息,但已經習慣料理家務的阿嬤就是閒不下來,卻常因為煮飯忘記關瓦斯等等小事的累積,變成家庭爭吵的導火線,到最後阿嬤也只能看電視或看著窗外發呆度過一天。
    一年前楊幸阿嬤剛來到溪湖以服務失智長輩主的「憶耆道老服務據點」時,總是說自己身體不好,沒辦法上課,不過在社工的協助下,阿嬤很快就適應了據點生活,透過團康遊戲跟各類的延緩失智課程,不僅拓寬了自己的交友圈,整個人也開朗起來了,回家後也會主動跟家屬分享上課作品,如果當天課程有得到獎品或者被老師誇獎,阿嬤晚餐的食慾就會變得特別好也會笑得很開心!
    今天「花心樂活,憶耆𨑨迌—據點作品聯合展覽」楊幸阿嬤的孫女也來到了現場,跟著阿嬤一起DIY,聽阿嬤分享她在據點生活的點點滴滴,孫女欣慰的說,自從阿嬤到據點上課後,阿嬤漸漸變得開朗起來,生活也找到了新的重心,家人們看到阿嬤的轉變都很開心,白天也不用一直懸著一顆心擔心阿嬤的狀況,可以安心上班了。

獨居不孤單,手作課程找到成就感,81歲阿嬤變身據點的小莫內
   今年81歲獨居的玉枝阿嬤,因為家人白天要工作傍晚才會回家一起吃飯,為了讓獨自在家的時間不無聊,阿嬤在今年3月來到憶智樂活之家參與活動。在據點開設的眾多課程中,阿嬤對手作課程最有興趣,舉凡編織籃子、做黏土拼貼畫,或者是和諧粉彩都難不倒他,阿嬤的作品中尤其喜歡使用花卉的元素來創作,不管是繪畫還是摺紙藝術,阿嬤手下的每朵花都有自己獨特的風采,就好像據點的小莫內一樣擁有自己的一片花園。
    今天阿嬤也在展覽現場變身導覽員,現場解說每樣作品的創作過程,阿嬤說,她小時候沒念過什麼書,像是數獨這種需要動頭腦的活動她比較不擅長,但手作作品這種慢工出細活的活動她更能從中找到成就感,看著一朵朵小花在自己的手中誕生,最後集合起來貼成一幅漂亮的花團錦簇的拼貼畫,自己心情也會跟著變美麗。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彰化助老委員會主任委員施進興,看著現場展覽的作品也驚嘆的表示到,失智長輩的能力跟創造力真的是,不容小覷,過去大眾對於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大多是負面且悲傷的,但今天透過展覽發現了許多新的觀點,雖然失智症目前還無法治癒,但透過據點安排的延緩衰退的課程及妥善的照顧之下,失智長輩的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精采,也期待大家透過這次的展覽可以看見長輩花一樣絢爛,繽紛多彩的據點生活,一起營造一個接納、關懷與包容的失智友善社會。

邀請你與我們一起伸出援手,讓失智長輩失智不失援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彰化服務處處長施淑莉表示,對於失智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一直都是我們面對失智症的想法,儘管大部分失智症無法完全治癒,但若能及早發現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或是在長輩還未確診失智前就提供延緩失能的服務,或許能讓退化慢一點、照顧壓力少一點。
   因此,弘道除了關注獨居弱勢長輩照顧外,更於「憶耆道老服務據點」提供失智長輩各式延緩失能、活化大腦的課程、安全看視、失智症的諮詢、交通接送及供餐等服務,也減緩了許多家屬的照顧壓力,讓不同家庭間可以相互交流照顧經驗,提供一個喘息的避風港。然而,這些服務項目所需的經費每天都持續不斷的產生。在疾病面前,我們都是同樣平等且無助的,誠摯邀請您與我們一起伸出援手給一個希望,用愛關懷長輩,讓失智長輩失智不失援。

【給一個希望 失智不失援】
捐款資訊:弘道基金會官網線上捐款或來電詢問,電話04-7331585
※定期定額捐款:支持「失智長者」服務計畫,幫助弱勢失智家庭服務不間斷
※單次捐款3200元:支持4戶失智家庭參加1周課程、訪視諮詢、照顧服務費用
※單次捐款1600元:支持2戶失智家庭參加1周課程、訪視諮詢、照顧服務費用
※單次捐款800元:支持1戶失智家庭參加1周課程、訪視諮詢、照顧服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