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彰化服務處
|
2021-03-25
弘道推動「守護聽力」助老遠離聽損危機 85歲嬤戴上助聽器 聽到聲音瞬間牙牙說話激動不已
媒體露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 65 歲以上長者有聽損並會影響到語言狀況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依此數據推估全台將有超過120萬長輩,有聽力損失的狀況。老年人聽力退化除了影響人際溝通外,嚴重聽損還會導致長輩出現語言辭彙理解與表達的困難,甚至罹患失智症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
    有鑑於此,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於2019年開始推動「守護聽力計畫」,偕同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為長輩進行聽力篩檢、宣導正確的聽力照顧觀念,並為弱勢長輩媒合助聽器等等來守護長者聽力。元健大和直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國際愛耳月的三月,捐贈弘道基金會耳寶口袋型助聽器,提供弘道基金會為居家服務有需要的長輩進行聽力篩檢,並且媒合給重度聽損60-95分貝的居家長輩使用,一起助老守護聽力。

【弘道聽力篩檢 看見不可輕忽的聽損危機】
    2019年到2020年的兩年間,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從宜蘭到屏東共篩檢了509位服務的長輩,單耳聽力篩檢未通過的比率高達71.3%,其中彰化福興鄉篩檢的34位長輩中,亦有70.6%未通過篩檢,相當於每10位就有7位長輩出現聽不清楚情形,顯示長輩聽損的狀況,遠比想像的還要嚴重。
    弘道基金彰化服務處施淑莉處長提及,若單耳對於40分貝以下的聲音,如一般鳥叫聲、正常說話聲等都聽不見,即聽力篩檢未通過,有聽力退化、聽力損傷的徵兆與危機。而弘道聽力篩檢發現長輩聽損比例高,原因是篩檢長輩多為偏鄉或弱勢長輩,對於聽力保健觀念較薄弱,發現耳朵不舒服或聽不見或有細菌感染時容易忽略而讓聽力問題漸漸嚴重。
    此外,弘道關懷服務長輩過程中也發現,若未能及早發現或預防,一但聽損嚴重,不僅無法與人溝通、也會因聽不到周遭聲音而出現危機,如聽不到水壺的水煮開聲音、路上車子、喇叭聲等等。此外一般人鮮少知道的是,一但長輩沒有聽力刺激,大腦思考力與靈敏度也會降低,進而提升罹患失智的機率,甚至有些詞彙也會忘了怎麼說,造成言語障礙。
    因此弘道基金會希望藉由辦理聽力篩檢與衛教宣導,及早發現長輩聽損狀況並建議或媒合就醫、配戴助聽器,協助聽損長輩能勇敢走出寧靜的世界,走入人群與他人互動、延緩聽力再度惡化與失智的風險。

【助聽器打開阿嬤寂靜世界的窗  牙牙驚呼可以聽見聲音了】
    住在彰化福興的89歲的林阿公與85歲的林阿嬤是弘道基金會居家服務的長輩,夫妻倆感情很好,但因阿公單耳重聽,阿嬤雙耳嚴重重聽,因此彼此很少互動說話,各做各的事情,家裡更常常都是安靜的,就連電視也因聽不到聲音而音量不大,以看畫面為主。
    藉由聽力尚可的左邊耳朵與人溝通的林阿公提及,以前喜歡聽收音機,但聽力開始衰退後也沒辦法聽,最不方便的是以前東西掉了,還可以透過東西掉到地上的聲音方位去尋找東西,但現在完全聽不到,根本不曉得該從何找起。 
    弘道基金會也提到,阿嬤的聽損逐漸嚴重後,家人與阿嬤溝通都需要用力大聲說,但阿嬤因聽不見連帶導致口語表達能力也開始衰退,會說的詞彙也開始有限,時常含糊帶過,讓人更無法瞭解長輩的需求。
    為了幫助溝通與更了解長輩服務需求,弘道基金會提供元健耳寶口袋型助聽器讓阿嬤佩戴,沒想到阿嬤「輕鬆」聽到聲音後,激動的像剛學講話的孩童般牙牙的想表達心中的開心,但礙於已太久沒有聽到聲音,因此對於「聽到的話」需要一些時間思考理解,而要「回應的話」也有許多字句已忘了如何說,需要時間慢慢練習。

    弘道照顧秘書也表示,以前居家服務過程中,阿嬤因為聽不到聲音,所以必須靠近耳朵大聲地說話,甚至透過比手畫腳方式來溝通,而無法確實知道阿嬤的想法,但阿嬤佩戴助聽器之後,已經可以輕鬆聽到講話的聲音,阿嬤也變得想聊天,會嘗試說話了,真的是很大的幫助。
    元健助聽器吳志賢執行長表示,很開心聽器可以幫助阿嬤重新聽到聲音,也希望藉由捐助給弘道基金會的耳寶口袋型助聽器,可以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長輩,一起助老重拾聽見的喜悅。
    協助長輩聽力篩檢的華科事業群慈善基金會王榮廉主任也表示,導致聽力損失的四大原因為:自然老化、耳朵不當清潔造成細菌感染、長期曝露噪音中,以及壓力耳鳴等,而預防聽力損失方法之一是定期接受聽力篩檢,民眾可以到鄰近有聽力篩檢的醫療院所、輔具中心檢查,及早發現就可以及早治療避免聽力持續退化造成影響。

【弘道籲一起守護聽力,減緩聽損危機】
    弘道基金會彰化服務處施淑莉處長表示,感謝元健助聽器,讓比較難走出來的居家服務長輩可以輕鬆接受聽力篩檢,並幫助聽損重聽的長輩,能即時感受到輔具打開與世界溝通的窗,也感謝華科慈善基金會持續公益支持弘道推動團體式聽力篩檢,讓更多的長輩、志工關心自己的聽力健康。此外藉由「守護聽力計畫」也期待社會大眾都能建立聽覺照顧的觀念與認識聽力損失,協助家中長輩預防噪音帶來的危害,若發現家中長輩常常講話音量很大、電話響了很久都不接、看電視音量調很大聲或聽不清楚小孩和女性問候的聲音,都可能是長輩聽力損失的警訊。因此建議除了陪伴長輩定期接受聽力篩檢,或者就醫接受治療或配戴合適的聽力輔具外,家人也能放慢講話速度,讓聽損長輩建立對聲音以及詞彙的熟悉度,並且用更多的理解與體諒和聽損長輩進行溝通,讓愛無礙,更聽得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