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嘉義服務處
|
2025-07-11
大齡男性專屬「幸福好家作」木工課程 結訓擔任助教指導親子木工DIY,周末市集分享作品
媒體露出

 嘉義市政府委託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承接辦理「嘉義市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透過舉辦多元教育訓練課程、活動,為55歲以上屆齡退休者提供更全面的精彩老後生活規劃,造福許多熟齡朋友。今年度中心再度與百木工坊x百木學堂合作,共同推出專為55歲以上中高齡男性設計的木工課程-「大齡男性工坊:幸福好家作」,這創新方案以提升中高齡男性的社會參與與自我實現為目標,透過木工創作,協助學員找回生活重心,並藉由木工所學回饋社會,教導社區據點長者木工DIY和擔任親子木工體驗課程助教,這週末712日、13日更將在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假日市集設攤展出木工創作成品,歡迎民眾攜家帶眷到市集走走,也歡迎有興趣參與「嘉義市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多元課程的民眾電洽05-3103612

【從學習木工到擔任親子木工坊助教,大齡男子激發潛能與回饋力】
       「大齡男性工坊:幸福好家作」木工課程,由嘉義在地兩位木作職人-蔡裕霖老師與葉亮霆老師共同帶領,結合創意發想、設計與實作與文化導入,帶領18位中高齡男性學員,以嘉義城市為靈感,融入「木都與桃城」意象,設計出具有「嘉義意象」的特色木盒。每一件作品都展現職人精神與學員對生活的感知與熱情。
       為了讓更多屆齡退休或已退休男性有機會投入學習與社會參與,課程特別安排在平日晚間進行,讓學員能在下班後或家務告一段落的時光,可以轉換心境投入木工創作,為生活開啟全新的篇章。
       令人感動的是,課程結束後,學員並未將學習成果僅留於自己手中,他們不僅成功到社區據點教導跟長者們體驗木工DIY,更協助了一場親子木工體驗活動,當天擔任助教指導與幫助15組家庭、30位家長、小朋友一同完成木工作品,現場洋溢溫馨氛圍。許多人在退休後曾面臨生活失重與人際疏離,然而透過「幸福好家作」課程的團體互動與創意激發,他們不僅學會了木工技巧,更重新找回表達情感與分享經驗的能力。

【蘇耀塘用木作翻轉生命,開啟人生新篇章】
       「原本沒想過我可以站在前面帶活動,後來看到長輩笑,我就知道我做對了。」67歲的學員蘇耀塘這麼說。他與「橘世代」結緣於113年「幸福好家凳」木工課程,當時是兒媳看見招生訊息後,特別協助報名。起初,蘇大哥先從小木雕吊飾作品開始學習,隨著一次次課程練習與結訓展覽帶來的成就感,他甚至添購木工工具放在家中,持續投入創作。    
       因著113年參與課程後累積的熱情,他一直期待再有機會重返教室。當114年「幸福好家作」招生開放時,他第一時間就搶先報名,抱持著「重新歸零學習」的心情,再次回歸團隊。課間他主動擔任「學長」角色,不僅想認識新同學,也希望協助老師推廣木工的獨特魅力,幫助新學員更快進入創作狀態。
       對蘇大哥來說,學習木工最大的收穫,不只是能站在長輩面前帶活動的成就感,更讓他打開朋友圈,提升與社會的連結,也提早為正式退休做好準備,擁有一項能長期持續的興趣與目標。他認為能把學到的木工技巧運用在不同場合,陪伴更多人一起創作與分享,這份過程帶來無比的滿足感。

【從工坊走到市集,讓更多人看見幸福手作力】
       為讓更多民眾能一睹這群「熟男木工學員」的作品與蛻變過程,712()13() 將在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假日市集設攤展出。現場不僅展示以嘉義為靈感的特色木盒,也安排互動交流時段,讓大眾近距離感受他們的故事與手作魅力。這次不只是秀出木工創作成品,更是一場「社會參與的起點」,期待透過實體市集接觸更多人,邀請更多中高齡男性勇敢走出家庭,逐步建構起與人連結的橋樑,投入學習與社會連結,一起找到人生新方向與生活成就感。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張儀芬處長表示,在陪伴高齡者的過程中,這些學員們不僅學習木工技藝,更學會如何將所學回饋社區。透過木工創作,分享自己的手作經驗,並運用同儕支持的力量,讓彼此再次感受到被需要與被期待的價值。而學員將這份經驗帶到親子與長者體驗課程,陪伴他人一起創作時,那些在木頭紋理中累積的「經驗與情感」,也正透過實際行動,持續被保存、被延續、被分享。
       想要瞭解更多「橘世代」課程活動與相關服務資訊,歡迎撥打嘉義市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諮詢專線:05-3103612,或加入LINE帳號 @412tryhn 進行線上洽詢。歡迎大家追蹤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iayigeno/、與嘉義市橘世代生涯發展中心官網:https://chiayigeno.com/,掌握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