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屏東服務處
|
2020-11-28
弘道內埔老助盟用戲劇演出生命故事 盛裝登場演出布袋戲水姑娘
媒體露出
集人生記憶展現生命力 社區劇場讓大眾看見長輩的故事
弘道內埔老助盟用戲劇演出生命故事 盛裝登場演出布袋戲水姑娘


戲劇治療,是以戲劇形式讓患者可以開懷地抒發出內心的感受及情緒,不用受現實生活上的規限所縛,表達內在需要及釋放壓抑的情緒,如恐懼、憂慮及挫折感等,讓參與者能自然流露情感、夠暢所欲言,達到表達內心深處感受,用以更了解及認識自己的潛在可能以及隱藏的另一面。美國紐約市非營利組織「長者分享藝術」(ESTA)創辦人蘇珊‧薄絲坦(Susan Perlstein)亦提出透過戲劇、說故事團體,幫助長者練習口語,刺激感官,降低憂鬱、寂寞與焦慮,甚至能發展腦細胞,是幫助老人家快樂老化的創意作法。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於2016年起開始發展「社區劇場」方案,讓長者的話被聽見、被肯定,創造更大的價值,也透過不斷地述說,讓長者的心理狀態更加健康,透過戲劇遊戲開發表情、聲音、肢體動作,讓長者放鬆身心;藉生命故事敘說與串聯,整合長者與社區共同記憶,發展成屬於這個社區的劇本,創造共同記憶與歸屬;並安排登台演出,達成自我價值肯定、自我療癒,增加成就感,更讓長輩的家人、社會大眾看見長輩的故事。至2019年止,弘道基金會共於全台支持52場次的社區劇場開班及展演,服務至少1,300名長輩。
【說我們的故事 演我們的戲】

   弘道屏東服務處從去年開始將「社區據場」方案導入弘道內埔老人社區照顧互助聯盟的3個社區,分別是內埔燈籠花社區、內埔隘寮社區與內埔正心民俗協進會(義亭據點),並於去年底辦理了第一屆的成果發表,獲得了極大的回響與好評,至今社區長輩們仍津津樂道當時獲得的感動與成就感。今年感謝在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支持下持續推動「社區劇場」方案,弘道內埔老人社區照顧互助聯盟的3個社區今年再接再厲持續在社區推動劇場方案,晚上7點半於內埔鄉天后宮廣場成果演出,讓長輩不僅重溫小時候於廟口看戲的回憶,更自己親自粉墨登台演出,用戲劇演出秀出今年社區劇場成果。
【放飛自我 揮灑熱情 阿公阿嬤演出自己生命故事】

   隘寮社區的75歲金菊阿嬤年輕時是位女強人,堅強的撐起家庭的重擔,她一向笑臉迎人也熱心幫忙,近年來雖苦於病痛纏身,但這絲毫不影響阿嬤正向樂觀的面對生命,透過社區劇場的展現,阿嬤找到抒發心情的管道,今年她將盛裝登場演出布袋戲裡的”水姑娘”,看她在戲劇中放飛自我揮灑熱情,不禁要為她豎起大拇指喊一聲讚!
    義亭村長輩的愛情故事-早期的婚姻多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社區裡的71歲立錟阿公與68歲榮招阿嬤卻是一對忠於自我心意勇於追求愛情的夫妻檔,阿嬤的娘家經營養雞場,當年為了追求阿嬤,在雞仔長大時阿公自告奮勇幫著抓雞出去賣,誠心終於贏得美人歸,今年的劇場展演也將原汁原味的呈現他們的愛情故事。
    嘿咻嘿休加油加油~看過阿公阿嬤划龍舟嗎?氣勢決不輸少年人唷,燈籠花千歲龍舟隊由金財阿公在隊伍最前方帶著阿公阿嬤奮力往前划,專注的神情熱情激昂,絲毫不輸專業演員。

【揮灑黃金暮年 創造長輩大舞臺】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屏東服務處陳峙瑋處長表示:「長輩演戲,聽起來不太可能,但因為社區劇場就是讓長輩演自己的生命故事,反而讓觀眾們格外入戲。當童養媳飽受壓迫的阿嬤、戰爭時躲的防空洞、簡單的粗茶淡飯被視為山珍海味的日子,都是最真實的故事。感謝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支持社區劇場,讓這些我們很難想像的生活,藉由長者的分享有機會演出、上映在眼前,我們可以更貼近長輩的過去,理解也從此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