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服務處
|
2020-10-22
銀髮體適能運動「肌」少成多
媒體露出
銀髮體適能運動「肌」少成多
爺奶齊跳鼓陣 跑跳扭姿展現青春不老活力
根據衛福部2019年研究資料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每5位就有1位,面臨「肌少症」的考驗,肌少症(sacorpenia)是一種漸進性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降低,是造成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損、跌倒、甚至是老年失能或死亡率上升的兇手。另亦有國內外研究指出,40歲後每10年肌肉流失8%,70歲後每10年肌肉流失15%,大腿肌力流失更高達25-40%,進而影響日常生活與行動功能,減少長者出門頻率,連帶導致長輩罹患失智症、憂鬱症風險增加2倍,步行障礙風險更提高到4倍,對於老人身心健康影響甚鉅!
有鑑於此,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支持下持續推動「長者健康促進計畫」,在社區推動團體式體適能運動班,並藉由數位檢測儀器為參與長輩進行檢測,評估社區長輩的肌耐力、平衡感與柔軟度情形後,進一步在運動課程中客製化所需的訓練課程,讓運動處方有效的維持或提升長輩所需機能。此外也針對比較不容易走出來的長輩推動「居家趣味運動」,藉由協助長輩設立生活中的目標願望,如可以走出去市場買菜或手可以舉高拿東西等,協助弱勢、失能長輩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並一圓生活中小小願望,藉此也增加長輩與人互動的頻率,達到延緩失能老化之效,弘道期待運動不再限制型態與對象,讓所有希望可以維持生活自主能力的長輩都享有提升活動量的機會。
【千歲女子團 銀髮也能跳鼓陣 】
今年,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屏東服務處在屏東縣東港鎮海坪關懷促進協會的社區據點導入「長者健康促進計畫」的體適能運動班,結合松柏物理治療所鍾明輝物理治療師,安排每次1小時,為期10次銀髮體適能課程,循次漸進的訓練長輩上下肢肌耐力及肢體平衡協調,藉由社區陳束貞總幹事的發想,透過與民俗技藝「跳鼓陣」的結合,於今日10/22(四)在海坪關懷促進協會據點前讓長輩們將自信與健康活化展現出來,秀出青春不老活力!
跳鼓陣因著重以跳躍、扭腰的步伐進行各種陣式的變化,可說是臺灣民間最具有活力與動感的一種陣頭,活動時會有一人胸前背著鼓,後隊伍舉頭旗或打鑼以背鼓者為中心,讓隊形隨著節奏變化萬千。擔任鼓陣指揮的總幹事陳束貞表示,之所以會想透過跳鼓陣來作為體適能運動班成果展的呈現,是因為鑒於現今傳統文化的逐漸沒落,期望藉由長輩來展現民俗藝陣特色,發揮據點創意,提倡多元藝術傳承概念! 並透過全隊的步伐跑跳、扭姿彎身、陣勢的變化、肢體律動的速度,也可展現出長輩的四肢活動力及平衡協調性,期待長者都能展現出最好的一面,同時驗收10次體適能課程的成果!
總年齡超過千歲的跳鼓陣女子團成員,是由70歲到85歲的阿嬤和志工們,共16人所組成,透過跳鼓陣來展現讓大眾感受銀髮的不老魅力!其中最高齡85歲的陳蘇藻和楊林縐阿嬤,手舉隊旗在隊伍中朝氣蓬勃的樣子,絲毫看不出歲數!楊林縐阿嬤表示,自己學東西卡憨慢,但跟著大家一起做,實在「足趣味擱真歡喜(台)!」陳蘇藻阿嬤則說,「要活就是要多活動。」每個星期四上午,阿嬤都會跟著阿公、女兒一起來據點參加活動!
隊員頭上戴著的帽子,全出自於據點中高齡82歲的徐陳鳳阿嬤之手,透過大家一同蒐集而來的環保材料,加上阿嬤們清洗、剪裁、綁繩等多道加工程序,一頂頂純手工帽子,實屬用心十足!徐陳鳳阿嬤說:「雖然因為開過刀後無法跟大家參與這次的活動,但看到自己做的東西能夠被大家喜歡、使用,就感到很開心!」。
【簡單運動規律化 長輩機能不退化】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屏東服務處陳峙瑋處長表示,規律的運動可以維持各年齡層的身體健康,對老年人來說更是抵抗身體退化與肌少症的重要方法,因此弘道與7-ELEVEN把愛找回來持續推動「長者健康促進計畫」,不管是團體式或居家式的運動,都讓長輩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效提升長輩體適能狀態,降低因缺乏運動造成的疾病與跌倒風險。